丝绸之路是我国首个跨国申报项目,全长5000公里,是古代丝绸之路中的一部分,共涉及33个遗产点,其中有22个遗产点分布在我国境内,我省是古丝绸之路的黄金通道,丝绸之路在我省境内绵延1600多公里,分布在我们甘肃境内的就有玉门关遗址、悬泉置遗址、麦积山石窟、炳灵寺石窟、锁阳城遗址5处,驿站、渡口、石窟等文化遗址繁星般分布在全境。我们嘉峪关是丝路文化与长城文化唯一的交汇城市,也有着丰富的文化古迹,只有真正走近,才会有真实的了解和直观的印象和感受。
今年我国丝绸之路申遗的成功,为我们传承华夏文明、繁荣新丝绸之路经济带,特别是为我们“丝绸之路经济带甘肃黄金段嘉峪关黄金通道”开拓了广阔的前景,为古丝绸之路重新焕发光彩带来新契机。丝绸之路发展到今天,除了要对原有内涵的深度挖掘和传承外,更重要的是要站在新的高度,把旅游作为直接的切入点,让旅游为我们的“丝绸之路经济带甘肃黄金段嘉峪关黄金通道”注入时代性的新内涵。
提起丝绸之路,知道的人似乎很多,但真正了解和深入研究过丝绸之路内涵的人究竟有多少呢?别说从未在丝绸之路上走过的人了,有时甚至连一些生活在丝绸之路的人都了解甚少。其实,所有年代久远的历史性文化古迹的传承和热爱,最初始、最基本的切入点应当首先是了解和熟悉,如果没有了解和熟悉,任何的传承和发扬光大将无从谈起,而熟悉和了解的最好方式就是直接地接触和感受。
“走的人多了,也便成了路。”用鲁迅的这句话来概括古丝绸之路的形成,是再恰当不过的了。纵观历史,那些古丝绸之路的探路者,无论是大秦、罗马的使者,还是出使西域的张骞和班超父子,他们最初的本意是了解、是交流、是沟通,他们每到一地,总是千方百计地探究当地的人情风貌,他们是丝绸之路的最初了解者和探访者。
“丝绸之路是东西方之间融合、交流和对话之路,见证了公元前2世纪至公元16世纪期间,亚欧大陆经济、文化、社会发展之间的交流,尤其是游牧与农耕文明之间的交流。”而这种交流发展到现代社会,最好的方式就是旅游。旅游可以让我们的“丝绸之路经济带甘肃黄金段嘉峪关黄金通道”更为大众化、更加感同身受的了解。因此,我们说,繁荣发展“丝绸之路经济带甘肃黄金段嘉峪关黄金通道”,首先要让其走下高高在上的文化神坛,让丝绸之路首先成为一条人人都可以参与的旅游之路,尽可能地普通化、大众化,惟其如此,丝绸之路才能得到最大限度地繁荣和发展。
“山和山不相遇,人和人要相逢。”早在上个世纪初,德国学者蒙根·罗德就强调说,旅游是一种社会交往活动,即社会交流。上个世纪末,美国学者伯特·麦金托什也强调,旅游引发的是各种现象和关系,即旅游的综合性。由此可以看出,旅游可以引发社会各个层面上的关系,综合各种社会现象。
在践行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繁荣新丝绸之路经济带的进程中,丝绸之路申遗成功无疑是个新的契机,我们只有利用好这一契机,加大我们“丝绸之路经济带甘肃黄金段嘉峪关黄金通道”的丝路原生态文化古迹旅游环境的保护,拓展丝路文化的研究和普及,开发丝路文化旅游产品,加大对地域文化的宣传创新,让更多的人了解丝绸之路,让更多的人来走一走丝绸之路,让丝绸之路真正成为一条大众旅游之路,这才是一个最切实际的举措。来的人多了,看的人多了,了解的人多了,对丝绸之路内涵的把握就会更深刻、更广泛、更持久,丝绸之路的再度繁荣才会成为可能。因此,我们说“丝绸之路经济带甘肃黄金段嘉峪关黄金通道”是一条名符其实的文化之路,更是一条旅游之路、交流之路,用旅游带动和拓展丝路经济的繁荣,是“丝绸之路经济带甘肃黄金段嘉峪关黄金通道”经济发展和繁荣最切实际的支点。
在全国、特别是在我们甘肃人的心里,《丝路花雨》《大梦敦煌》就是丝绸之路,这种对丝绸之路的太过诗话和虚化的了解是远远不够的。因此,一个大的丝绸之路内涵正在等待着我们来共同开发,一个“丝绸之路经济带甘肃黄金段嘉峪关黄金通道”的大梦在等待着我们共同来做,而旅游可以为我们铺展出一个大的丝路舞台,让“丝绸之路经济带甘肃黄金段嘉峪关黄金通道”早日走进大众的心中。
当然,除了直接的旅游,还有间接的旅游,即对“丝绸之路经济带甘肃黄金段嘉峪关黄金通道”内涵的挖掘要做现代化的嫁接,充分利用电子时代先进的电子媒介、网络技术等,让“丝绸之路经济带甘肃黄金段嘉峪关黄金通道”的整体面貌更快捷、更全面、更直观的走进人们的视野,让越来越多的人能够远距离地了解丝绸之路、熟悉嘉峪关,继而爱上丝绸之路,走进丝绸之路嘉峪关黄金通道,共同营造丝绸之路更加灿烂的明天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