旅行是件开心事,在一个不熟悉的环境里,一切都是那么新奇有趣。可是,陌生的环境里也可能滋生众多骗术,让你不知不觉地就被“忽悠”了。“魔高一尺,道高一丈”,骗子在进步,消费者也须进步,可别被忽悠了还帮人家数钱呢。又到年底出行的高峰期,可别再让旅途变囧途,这次,咱要玩得舒心、花得放心!
旅途囧事看真点
1、语言不通 婚礼被恶搞
事例:瑞士一对新人近日在印度洋岛国马尔代夫豪华酒店举行婚礼,没想到酒店员工看新人不谙当地语言,决定对他们施加恶作剧。
仪式一开始,主持人以英文做了简单解释,然后开始用马国官方语言迪维希语宣读婚礼誓词,其他员工跟着吟诵。
不过,仔细一听,员工们说的是一连串不堪入耳的话。
但是,这对瑞士新人一直被蒙在鼓里,直到酒店员工将婚礼现场拍摄的视频当成笑话上传到网上后,才得以曝光。
2、消费被坑 咸菜当“佳肴”
事例:捡一个人不太多的日子,黄先生约上了几个好友去黄山玩。谁知道大家原本的好心情却险些丢在一家饭馆里。
晚饭时分,大家走进了黄山脚下一家不算小的饭馆里,看到菜单上有一道菜叫做“黄山腊饼”,虽然要30多元,大家也决定尝一下。
谁知道菜端上来时,大家满怀期待地夹上一口才发现:这哪是菜,分明是咸菜!其实是比咸菜还要咸。
叫来老板,人家却明说,“我们这个就是咸菜”,拒绝退钱。把咸菜堂而皇之地写上了菜谱,还收那么多的钱,摆明就是忽悠外来客。
3、变味民俗 对歌后拿钱来
事例:去少数民族村里旅游,最热闹开心的,莫过于对歌、背着新娘“入洞房”了。可是,一些少数民族少女们的可掬笑容却是一点也不白给呢。
一次,刘先生随团游览一处民族风情村时,游玩现场,男性团友们被推荐体验少数民族婚嫁风俗。
他们换上了少数民族服装,戴上“槟榔坠”,一群少数民族打扮的少女笑容可掬地拥上来,和他们完成了对歌、喝交杯酒、背入“洞房”的仪式。
可体验完毕后,少女们话锋一转,开始谈钱:按照当地风俗,男士本该在女家做49天的长工,所以游客们也要交49元“自赎”,另外,还必须给少女们一些小费,每位不能少于10元。
遇有不给的,少女们就围上来威逼,甚至破口大骂,游客无奈只好“花钱消灾”。
骗术提升 旅行多提防
很多人在自己的城市里不容易被骗,可是一出门,就容易变成“水鱼”,这是因为旅行的心态总是轻松自由的,而这种“好心情”恰恰是“忽悠”得以成功的最好土壤。专家提醒游客:大部分地区的出游还不能规范到放心消费的程度,消费者必须“武装”好自己。
Tips1:如果选择随团外出旅游,不能轻信旅行社的广告和口头承诺,一定要签订正规的旅游合同文本,把具体的旅游时间、路线、价格、交通工具、住宿和就餐标准及口头承诺的内容用书面形式予以确定。在旅游过程中,游客如果发现旅行社存在违约行为,应保留权益受到损害的有力证据,以便日后依法进行投诉。
Tips2:许多景区都会有一些事先并不告知的收费、但当你参与后却突然要价的项目。最好事前沟通清楚,了解清楚哪些项目属于免费,哪些项目是收费的。
Tips3:自由行出行前要做足“功课”,并记下当地投诉电话,尽量避免在景区附近就餐,吃完饭后注意核对账单。最关键的是最好不要抱有“偶遇缘分”等侥幸心态,不要相信陌生人提供的便宜购物或住宿情报,或对陌生人过多谈论私生活或私人背景资料。 |